返回首页

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73 2024-09-03 02:33 admin   手机版

一、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李白不是唐宋八大家,因为他是一个诗人,不是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省称,专指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他们虽然也有诗词作品,但突出成就是“文”。

李白是唐代诗人,主要成就是“诗”不是“文”,所以不包括在散文家中。文学史上有很多这类名词,都是某个方面、某个地方、某个时代优秀人物的集合或并称,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李(白)杜(甫)等等。

二、李白为什么不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李白之所以不能成为唐宋八大之一,是因为唐宋八大是八位代表散文家的统称。 李白的主要成就是诗而不是散文,所以他不是唐宋八大大师。 唐宋八位大师分别是:刘宗元、曾恭、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哲、苏洵、韩愈。

李白,字太白,绰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诗仙”。 年少时,二十四岁时“携剑下乡,离亲远游”。 早期,李白的仕途并不顺利。 后来,他遇到了何志章。 推荐李白后,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李白奉命拜翰林。 安史之乱后,李白流放夜郎。 那一年,李白五十八岁。 后来虽然大旱,朝廷赦免了李白,但老李白却过着很尴尬的生活。 上元三年,身患重病的李白在写完《奄奄一息》后去世。 李白主要生活在繁荣的唐朝。 他性格豪爽,热爱祖国的山河。 他走遍大江南北,写下了许多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 他的诗中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喜欢用神奇的景象来形容自己,他的喜怒哀乐都在诗中体现出来。 李白虽不在唐宋八宗之列,但其文体与唐宋八宗有所不同。 他在诗歌方面的文学成就是盛唐“第一”诗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但李白的成就主要在于他自己,因为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但在历史上他并没有掀起诗歌这样的文学革命运动。 相比之下,唐宋八家族的入选成员,除了自身的文学成就外,还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比较重要的文学运动。 唐代韩愈、刘宗元兴起于唐贞观和开元盛世时期,在当时的社会掀起了一股古老的散文运动,使唐代散文发展到了高潮。 

在诗歌创作方面,李白是世界第一大师,但他并没有在诗歌和散文领域发起或领导过一场文化运动。

因为李白的主要成就是诗歌,而不是散文,所以他没有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主要成就是散文,李白的文学体裁和唐宋八大家有出入,但是这并不代表李白的才华就不高。

李白不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因为唐宋八大家的评选标准主要是以散文体裁为入学标准的,而李白的诗大部分都是以诗文为标准,李白的诗文创作可谓是天下第一的,对于后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李白的成就主要是他的自身在历史上并没有掀起一些文学革命性的运动。

我觉得主要是由于李白非常的桀骜不驯,而且他所做的诗词都是比较的狂野而且没有章法的,

三、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呢?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唐)、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的文学家,确实没有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名声天外的诗词大家。

“唐宋八大家”初听起来就是唐宋的八位“大文学家”的意思,而称得上“大家”一定是在文学上的顶尖人物,所以我们会对李杜的落选觉得有疑问,是不是这个“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有问题?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

文学体裁不同

这八大家是指文学大家中的古文家,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择韩、柳等文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上是“八先生文集”。明朝中期的古文家茅坤选辑《唐宋八大家文抄》共164卷,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就随之而流行。

为什么朱右会选择这八个人的文章成集?

因为这八个人都是散文大家。到了明朝,诗歌论政的地位早已下降,其实在宋朝的那些大佬们眼里,诗词也不过是末技,除了偶有讽谏、言志,于治国济世并没有多大用处。如何写好政论文,写好表达自己完整观点的文章才是作为对国家和社稷更有用人才的遴选标准。

所以,朱右的选文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其实是选择高考作文指导材料。

咱们今天高考作文,不都是“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嘛。所以这个传统,早已有之。

而李白、杜甫的成就都是在诗词上,即使再辉煌也不会跨境评选,更不能因为他名声大就让他当选。

文学风向类别

这是朱右选择这八位大散文家的另外一个原因。

就好比说为文论政,范仲淹的诗文很有家国情怀,放眼的也是国计民生,在政治上也能造福一方,而柳宗元感觉更多的是个人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尤其是散文大都是山水游记类,为何范仲淹不在唐宋八大家内?而柳宗元却在唐朝二人中占了一个位置呢?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古名篇,难不成连后面几位都比不上吗?

其实这就牵涉到朱右选文的另外一个规则。

大明初建,百废待兴,文人士子的风气崇尚的是积极向上,正本清源的文风特征。唐代选的两位,是对纠正六朝文风很得力的两位,韩愈、柳宗元。宋代选的,都是对纠正五代文风很得力的人,从欧阳修开始。范仲淹比他们要早,他的散文的骈体化倾向还是很明显的,这不太符合“古文”的审美标准。

我们说诗史的时候都知道纠正六朝浮华诗风的是陈子昂、初唐四杰,但是散文(古文)风气修正,正是中唐韩、柳二人。而宋朝的前几位同样也是五代文风修正旗手,最后增加的曾巩则主要是由于南宋程朱理学的昌盛,而朱熹对曾巩的文章特别喜爱,并经常引用。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经常以朱熹的理学为题,自然考试教辅中要侧重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唐宋八大家”这八位大家就都是文风清正,可做天下科举士子表率的古代散文大家。

至于李白和杜甫,就无缘教辅材料了,诗歌除外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