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诗经采薇全部诗句?

57 2024-09-03 04:18 admin   手机版

一、诗经采薇全部诗句?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 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三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

二、诗经。采微是什么意思?

诗经《小雅·采薇》的意思是: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小雅·采薇》原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三、诗经里关于爱情的诗句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这些诗句来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诗经》。作为一部包含着丰富智慧与感悟的诗歌集合,诗经中关于爱情的描写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1. 连珠

我们从《诗经》的第一篇——《小雅·鹤鸣之什·连珠》中找到了第一句描写爱情的诗句。

连珠瓦兮水淼淼,饮冰匏兮沃如雪。

这句诗描绘了两人情意绵绵的场景。珠联璧合的连珠瓦,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情侣间的甜蜜对话。而“饮冰匏”,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像喝着冰凉的饮品,清新甜美。

2. 思远

在《诗经》中,有一篇名为《小雅·节南山》的诗篇,其中描写了爱情中的思念之情。

思永矣吾不思兮,悠悠君子之忧。

这句诗道出了思念之情。思念是爱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当你深爱一个人时,对他的思念仿佛永无止境。这种思念之情,凝聚着爱的真挚和坚定。

3. 恋人

爱情中,最美妙的时刻之一就是两人互诉衷肠,表达彼此深深的情感。《诗经》中的《小雅·采薇》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这段诗表达了恋人之间的倾诉和渴望归心的情感。两人情深意切,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无法改变他们之间的爱。

4. 相思

爱情中的相思之苦,是许多人所共有的体验。《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无衣》描绘了一个相思的场景。

无衣无衣,莫我知归。何乃乃归,无兄之家。

这句诗表达了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相思如同无衣之苦,无法被他人理解,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歌手女儿情唱着:“无衣无衣,莫我知归”,那种痛苦和思念感觉无法言喻。

5. 从容

爱情中的从容不迫,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包容。《国风·邶风·静女》中描写了这样一段爱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组诗表达了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赞美之情。女子从容自信,举止从容,彤管指的是女子脸上的红晕,暗示她的美丽和温柔。男子由衷地赞美女子的美貌,相信她会是自己的心上人。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诗经》里关于爱情的一些诗句。这些句子用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爱情,从珍贵的爱意中洋溢出了浓厚的人情味。让我们深入诗经,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智慧和人类情感的深度。

四、诗经采薇的意思和道理

诗经采薇的意思和道理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的《采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篇章。这首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品味。

《采薇》这首诗是春秋时期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爱情的故事,传递出了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

爱情的美好

《采薇》以爱情为主题,通过描绘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纯洁。诗中描述了男子为心上人采集薇草的情景,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诗人通过诗意的描绘,将爱情塑造成一种纯真和美好的存在。爱情使得人们变得温柔、细腻,也让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这首诗不仅仅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也呼唤人们保持纯洁的心灵,珍视真挚的感情。

季节的变迁

《采薇》中还展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推移。诗人通过描写薇草的生长和枯萎,表达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轮回。

季节的变迁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常态。正如薇草在不同季节中生长、枯萎,人们也应该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适应环境的转变。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启示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当下,充实自己,迎接新的阶段和机遇。

追求的意义

《采薇》中的男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惜努力采集薇草。这展现了人们对于追求的坚持和奋斗。

追求的过程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人们勇气和动力,让人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正如男子为心上人采薇,我们也应该有追求,有目标,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无论是事业上的进步还是个人成长,追求的意义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

《采薇》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宁和平衡。

这首诗中的薇草和幽兰,山中的景色,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力量。它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与大自然共同成长。

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采薇》,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彼此的互动,追求着幸福的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或许是爱情的滋润,或许是事业的辉煌,又或许是家庭的温馨。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激励着我们从内心寻找快乐和满足,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诗经》中的《采薇》通过描绘爱情的美好、季节的变迁、追求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等主题,传递出丰富的意义和哲理。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意境丰富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古代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它们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引导。

五、《诗经.采微》的背景资料?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经如此真切细微地属于一个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属于每一个人。所以,纵然这首诗背后的那一场战争的烽烟早已在历史里淡去,而这首由戍边战士唱出来的苍凉的歌谣却依然能被每一个人编织进自己的生命里,让人们在这条民歌的河流里看见时间,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对《采薇》,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不如感受生命。

六、含有撷的诗句诗经采薇?

采薇

先秦 · 佚名

采薇1采薇,薇亦作2止3。曰4归曰归,岁亦莫5止。靡室靡家6,玁狁之故。不遑7启居8,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9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10,载饥载渴11。我戍12未定,靡使归聘13。

采薇采薇,薇亦刚14止。曰归曰归,岁亦阳15止。王事靡16盬17,不遑启处18。忧心孔19疚20,我行不来21。

彼尔维何?维常22之华。彼路23斯何?君子24之车。戎25车既驾,四牡26业业27。岂敢定居28?一月三捷29。

驾彼四牡,四牡骙30骙。君子所依,小人31所腓32。四牡翼翼33,象弭34鱼服。岂不日戒35,玁狁孔棘36。

昔37我往38矣,杨柳依依39。今我来思40,雨雪霏霏41。行道迟迟42,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情感古诗三百首思乡诗经场景战争祝福

译文

逐句全译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查看更多

注释

薇: 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史记 周本纪第四》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汉书·匈奴传》记载: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作: 指薇菜冒出地面。

止: 句末助词,无实意。

曰: 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 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室靡家: 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 不暇。遑,闲暇。

启居: 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猃狁: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柔: 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烈烈: 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饥载渴: 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戍: 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 问候的音信。

刚: 坚硬。

阳: 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 无。

盬: 止息,了结。

启处: 休整,休息。

孔: 甚,很。

疚: 病,苦痛。

我行不来: 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

常: 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路: 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君子: 指将帅。

小人: 指士兵。

戎: 车,兵车。

牡: 雄马。

业业: 高大的样子。

定居: 犹言安居。

捷: 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骙: 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腓: 庇护,掩护。

翼翼: 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弭: 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 日日警惕戒备。

棘: 急。孔棘,很紧急。

昔: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依依: 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 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霏霏: 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 迟缓的样子。

往: 当初从军。

七、诗经·采薇的意思?

《诗经·采薇》是一首关于爱情的古诗,主要表现了女子对于爱情的渴望和不舍。这首诗以采薇作为比喻,抒发了女子摘取爱情美好的欲望和困难。首先,诗中以“采薇”作为比喻,意味着女子渴望爱情并不易得。

其次,诗歌中还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说明女子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犹豫不决,矛盾重重。诗的末句:“问归何时?”更是表达了女子对于分别之后的牵挂和期望。

在整首诗中,女子的内心矛盾、执着、渴望和悲伤在笔墨之间穿梭,展现出了她对于爱情的矛盾情感和复杂心理。因此,通过《诗经·采薇》,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诠释,也可以体会到爱情的种种困难和痛苦。

八、诗经里小镇没意思

诗经里小镇没意思:探索中国乡村美的方方面面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诗经里描绘了许多城市景观和宫殿建筑,然而很少描写乡村风光和小镇生活。于是,人们常常觉得诗经里描述的都是宏伟壮丽的景色,对于小镇的描绘少而简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诗经里小镇没有魅力和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乡村美的方方面面,展示诗经里小镇的不凡之处。

小镇风光

中国小镇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喧嚣的城市和庄严的宫殿。小镇的风光虽然没有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却有一种安静、宁和的氛围。小镇上的古老建筑和独特的街道布局展现了中国乡村传统的风貌。

小镇的街道两旁是石板铺就的小巷,街道两侧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这些建筑保存了当地历史的痕迹,是百姓生活和社交交流的场所。漫步在小镇的街道上,可以感受到悠久历史的沉淀和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此外,小镇周围的田园风光也是令人陶醉的。金黄的稻谷、绿油油的麦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诗经中,或许没有详细描绘这些小镇风光,但我们可以从其他文学作品和中国的民俗艺术中找到对小镇风光的想象。

小镇文化

诗经里的确很少描写小镇的生活场景,这使得人们很难想象小镇的文化氛围。然而,中国乡村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承。

小镇上的民俗艺术、传统节日和乡土表演都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活动和表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吸引着大批游客。例如,灯笼节、豆腐节、舞龙舞狮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此外,小镇上的手工艺品也是小镇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手工艺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小镇上的手工艺人经过多年的传承和技艺的磨砺,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作品。无论是瓷器、剪纸、刺绣还是木雕,都展示了小镇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小镇生活

虽然诗经里没有详细描述小镇的生活,但小镇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镇上的百姓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与大城市的喧嚣相比,显得更加平和和自然。

小镇上的人们尊崇传统价值观和家庭观念,注重团结和互助。他们尊重长辈、关心邻里,形成了浓厚的人情味。小镇上的居民过着务农和手工艺生产的生活,他们注重低碳环保,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此外,小镇上的美食也是小镇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地特色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让人们流连忘返。无论是小吃摊上的煎饼果子,还是小餐馆里的家常菜,都透露着小镇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

小镇的意义和价值

尽管诗经中对小镇的描绘较少,但小镇在中国乡村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镇代表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延续,是中国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镇的存在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让人们回首过去,感受历史的沉淀。小镇上的传统活动和手工艺品传承了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传统的魅力和气息。

此外,小镇也是城市人们远离喧嚣、寻找内心宁静的避风港。在小镇的街巷间,人们可以放下繁杂的心情,静心欣赏乡村风光。这种体验对于都市人们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心灵之旅。

因此,虽然诗经里小镇描绘较少,但小镇的魅力和意义不容忽视。小镇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乡村生活的缩影。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小镇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让小镇继续散发独特的魅力。

小镇的美丽和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诗经里的描绘,更需要我们去亲身探索和体验。走出城市,去小镇,去探寻中国悠久的乡村文化,必将带来一场难忘的人生之旅。

九、《诗经》里有哪些悲伤的诗句呢?

诗经中有很多悲伤的诗,其悲伤也是各不相同的,有永失最爱的沉痛,有对已故双亲深切的悼念,有思念远征的丈夫,有被抛弃的怨妇,有对人生苦短的悲天悯人,有戍卒感叹边疆征战的艰苦、抚今追昔的苦痛等等......

--------------------------------------------------------------------------------------------------------------------------------------------

1、《诗经·王风·黍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简评这首诗衍生出一个典故“黍黎”,成为后人感慨亡国、触景生情时常用的典故。又衍生出一个学术词“黍离之悲”,何谓也?大悲。

如后世姜夔《扬州慢》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本诗写的是一个周王室后裔或前朝遗民面对旧都废墟时引发的哀思。他路过西周镐京的宗庙和宫殿遗址时,看到的是一片庄稼,于是心生悲凉,感慨不已,以至不忍离去,作此诗以抒发心中的悲概。

当昔日恢弘的王宫,转眼之间成为平地,并且种上了黍稷等庄稼,一切繁华都成为过往,一切的尊贵完全消散。只有诗人孤独踯躅在昔日繁华的遗迹面前,质问苍天,世道何以至此?苍天无语,只有沉默,诗人独自黯然泪下,任那亡国之痛一泻千里。

--------------------------------------------------------------------------------------------------------------------------------------------

2、《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简评:这是一首深切悼念父母的诗歌,诗人是一位常年在外服役的征人,由于战事的频发、统治者的苛政,诗人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赡养父母,为父母送终。面对当时的局势,诗人身不由己,却又无可奈何。

他既对统治者的苛政表示怨愤,又对自己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满怀愧疚。诗人的悼亡之情,真挚、沉痛、哀婉动人,读来令人动容。

--------------------------------------------------------------------------------------------------------------------------------------------

3、《诗经·邺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简评: 此诗堪称最早的悼亡诗,与《葛生》为诗经悼亡双壁。《毛诗序》认为作者是卫庄公夫人庄姜,由于庄公宠幸贱妾,庄姜失宠,乃赋此诗伤己。但由诗歌的内容看,作者从绿衣入手,睹物思人,兴起物是人非的感叹,更应是士大夫的悼亡词。

人已亡,衣尚在,睹物思人,层层推进,缠绵悱恻,真切哀伤。

--------------------------------------------------------------------------------------------------------------------------------------------

4、《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简评:这是一位妇女思念她常年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属于典型的“怨女旷夫”诗。丈夫常年服役在外,妻子则在家独守空房。

黄昏时分,看见牛羊归圈、鸡鸭回窝,可是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家与自己相聚,于是怅然若失,引而为歌。

本诗最大特点在于情景交融。两章的前一句都是直言其事,想念远役的丈夫,盼望丈夫能早日回来。精彩在于后一句,对黄昏景象的描写,我们可以根据诗句来想象一副场景:落日衔山,暮色苍茫,牛羊成群而归,鸡鸭栖息窝棚。在这黄昏之际,在外面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回到了家里,连牲畜都回到棚舍的时候,一位妇女站在院门口,望着残阳西下,听着归畜鸣叫,心中不禁阵阵酸楚。鸡鸭牛羊晚上都可以回家,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有家不能归,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黯然神伤?这样末句的“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和“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就水到渠成地脱口而出了。

清·王瑞玉评曰:“写乡村晚景,睹物怀人如画”,诚如其言。

王静安先生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形容此诗最为恰当。

--------------------------------------------------------------------------------------------------------------------------------------------

4、《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简评:本诗写妻子对远征的丈夫深切的怀念和丈夫对妻子深深的眷恋。

自从人类有了战争,就有了戍边的军人,同时也就有了在家朝思暮盼的怨妇,中国古代的“怨妇诗”横贯始终,而它们的始祖都可以追溯到《卷耳》这首诗。这首诗是思妇对常年征战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曲,却妙在,恰是自己怀人,却很少写思念对方,而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不言己之怀人,而愈见怀人情笃。

--------------------------------------------------------------------------------------------------------------------------------------------

5、《诗经·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点评:这是一首思妇诗,主人公是一个采野菜的女子,她思念远方服役的丈夫,急切盼望见到自己久别的丈夫,在没有见到的情况下驰情入幻,想象与自己心上人见面的场景。伴着声声催人的虫鸣,更添一层凄凉孤独的阴影。

本诗在很多方面都与《卷耳》很相似,都是写妻子思念远役的丈夫,采用的手法也基本一样,都是借想象寄托心中的愁思。越是把想象中相逢的场面写得喜庆欢悦,就越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之深。

--------------------------------------------------------------------------------------------------------------------------------------------

6、《诗经·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简评:此诗为女子悼念亡夫的诗。这首诗可以说是悼亡诗之祖,陈澧在《读诗日累》中评曰:“此诗甚悲,读之令人泪下。”

前三章抒写良人已逝,形只影单的悲哀,一唱三叹,感人泣下。后两章笔锋一转,突然写到死后愿意与丈夫同归一处。这就是女主人公思念之情的进一步表达。

“夏之日,冬之夜”包含了多少辛酸的眼泪?以“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强调自己对亡夫永远不竭的思念和怀念,死时也愿意同穴而眠。

诗中没有直接抒发女主人公心中的悲痛之情,但是我们每读一句都会感受到她悲苦的心理,这就叫“含不尽之情,见于言外。”全诗哀之至,厚之至,痛之至,无以复加。

--------------------------------------------------------------------------------------------------------------------------------------------

7、《诗经·檜风·匪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

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烹鱼?溉之釜鬵。

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简评: 此诗为妻子思念丈夫之心曲也。诗中女主人公的丈夫大概是一位久驻沙场的服役者,常年征战使这对恩爱夫妻不能团聚。因此,妻子日思夜想,只能借诗抒情。

这首诗在环境的描写和渲染上很成功,呼啸的寒风多么刺骨,这不也刺痛了女主人公的心吗?那疾驰而过的车轮,一辆一辆的过,也一辆一辆地碾过她的心。我们可以想象,她心中凄厉的嘶喊,在清冷的寒风中,是多么令人揪心!

诗歌最后的“谁能烹鱼?溉之釜鬵”,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诗人的心声。

闻一多先生将此诗誉为“望夫词”,是很恰当的。

--------------------------------------------------------------------------------------------------------------------------------------------

8、《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简评:这是一首借写蜉蝣而感叹人生苦短的诗,抒发的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

蜉蝣生命极短,不过几天而已,短的几个时辰。虽人的寿命比蜉蝣要长得多,但也是有限的,而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抱负就更不容易了,所以自然触发了诗人的生命悲剧意识

诗人的忧患实际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会遇到的生命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的根源就在于个体生命的有限短暂性与个体精神上追求人生价值的无限永恒之间的矛盾,因此这种伤感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大伤感。

--------------------------------------------------------------------------------------------------------------------------------------------

10、《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简评:这首诗以士兵的口吻写成,是一戍卒在归家途中回想戍边的艰辛,以及对比从军时情景和回家的心境而作的诗。全诗共六章,前三章皆以“采薇采薇”起兴,用一唱三叹的复沓形式反复吟咏。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十分推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认为这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这样的效果是“倍增其哀乐”。其分析可谓深刻。

的确,这首诗出彩的地方全在这最后一章,在很久以前,第一眼看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就莫名的被打动了。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

--------------------------------------------------------------------------------------------------------------------------------------------

11、《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简评:前面有怨妇思念远征丈夫的诗歌,如《君子于役》、《匪风》、《卷耳》、《草虫》,都是妻子思念征夫的,而后面的《采薇》、《击鼓》,都是征夫的视角,两相对比,让人惨然动容。为什么?你想想,在家的妻子,思念得肝肠寸断,而在外征战的丈夫,不也同样思念家人和妻子么?

而无论是思妇和征夫,他们都无法预料和保证,在战场上,哪天会死。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再进一步想,很多时候,在家苦苦思念的妻子们,或许不知道,她们的丈夫早已死在某个战场上。

--------------------------------------------------------------------------------------------------------------------------------------------

以上。

十、采薇·诗经的节选意思?

意思是采薇这首诗是从诗经里节选出来的一首小诗。

采薇节选是《诗经》中的一篇小雅,主要描写了一位远征战士罢战归来,在回乡途中,抚今追昔的心情。诗中通过对比春天和冬天的景象,表达了战士内心的悲伤和思乡之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杨炯趣闻